BAOPU NEWS
全白色建築現身中正區!一座充滿魅力、鄰里交流的後現代空間
2012 October 25
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圖)寶舖里民Café — 照片來源:臺北設計獎
「社區設計(Community Design)」的概念,即是「不只設計看得見的空間,更要設計看不見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從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出發,透過舉行工作坊、研討會、實地參訪等方式,將參與式設計導入各類型空間、社區的規畫營造,讓空間使用者進入設計過程、培養在地社群,並整合跨領域人才、建立公私部門間的溝通管道……以各種跳脫傳統思維的方式進行「設計」,使人際關係更趨緊密,讓各種「空間」能達到最有效且最長久的利用,發揮最大的價值。
—— 社區設計(山崎亮著)
(圖)寶舖里民Café — 照片來源:臺北設計獎
全白色建築現身中正區!一座充滿魅力、鄰里交流的後現代空間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和辛亥路口的「寶舖里民Café」,原是等待都更的閒置土地,一般若未特別規劃通常會圍起來或當作停車場,然而2012年在現有「寶舖212」基地上,寶舖建設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經過公司高層的認可,申請雜項執照搭建的臨時建築物,搭起社區與居民的生活橋梁,打破冰冷的都市即景。
一座充滿魅力的全白色建築油然而生,不僅是當地鄰里交流的後現代空間,也同時爆紅,乃因其極簡洗練中帶有侘寂的建築風格,在水泥叢林中獨樹一格,期間限定成為日本背包客來台必遊推薦景點,也成為台北市都更處也將其列為推動都市更新的示範點,所創造出來的場域經驗,令人又驚又喜,烙印在社區住民心中不滅。
(圖)寶舖里民Café — 照片來源:臺北設計獎
在「寶舖里民Café」眼睛一亮的大膽設計下,呈現簡約、開放式的空間美學,訴求是一集合在地關懷、人文藝術、生態環保與社會公益於一身之社區公共空間,初創想法來自寶舖建設以參與式設計導入建物基地的概念,也來自建築師李俊平,忠於「社區設計」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無論是都市更新、區域活性化,都不再只有冷漠的水泥圍牆,該內部空間更採無牆設計,期許多一分活絡交流,並免費提供公益咖啡,成為友善的互動媒介。
自由悠走 無任何銷售人員 藝文活動加乘空間舒適感
而在視覺上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還有,李俊平建築師大膽的在天花板上直接開了約直徑一公尺的大洞,讓一棵種植在一樓造型池中間的樹,能不受限的自由往天空延伸,不禁讓人感受到,人、地及建築,三方和諧共生的韻律,也體會建築想傳達的這份自在舒適。
二樓空間更不僅僅為俗稱的樣品屋展示空間,這裡沒有任何銷售人員,卻有滿屋子的標語和故事,透過動態的影片與文字符號,訴說著環保理念與人地關係,眼前的未來建築模型,也適時的帶著訪客進入這個環境場域,透過陳設的道具及介面平台,產生空間、展品、觀者之間自然而然的互動,無須張揚,用心感受人與城市之間的連結,展覽的美好不言而喻。
(圖)寶舖里民Café — 照片來源:臺北設計獎
空間充滿驚奇之處不僅如此,在一樓的另一端,有著充滿生機的活動造景「Colour of Earth」:於鑲嵌在牆上的十六格透明抽屜,裝滿了色彩妍麗的當季蔬果,充滿地球原色,並隨著季節更替,讓前來的顧客感受到環境展現出的季節感與生命力。
期間限定的「寶舖里民Café」除了為當地社區帶來景觀雅致,亦與救國團合作募集書本提供偏鄉兒童,舉辦二手書交換咖啡、茶飲活動,更舉辦多項交流活動,如:設計系學生畢業展、謝少庠設計展、美國裝置藝術家Gordon Chandler的「KIMONO 新生展」台灣首展、「台北老故事.老照片」攝影展等一連串藝文活動,是座彷彿能跟著城市一塊呼吸的新地標。透過人-物-境-活動的交互串連,每個人都能在這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享受閒靜安適的空間,並與空間建築、環境生態與未來生活等議題進行對話。
多家媒體指出,寶舖建設在台灣精華地段都更案創下嶄新而值得借鏡的良好運作模式,體現具創新概念的整合思維,無形之中,從空間運用,掀起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
而寶舖團隊也深信,以人為本,從產業端可著手的過程中構思任何促進社會人文的可能,進而創造和諧共榮的新局面。
「如果要蓋一個不一樣的房子、或許應該從接受不同的觀念開始。
城市的遠見,創造出社區生態的環境,
社區開始在運動,社區生態決定生活自主性,
而美的記憶,是感謝與生活的結合。」
—— BAOPU.Architecture of Humanity and Health.
2021 臺北設計獎
【獎項 Prizes】 銅獎 Bronze Award
【設計師姓名 Designer】 李俊平、康智凱、黃暉晴、許智仁
【作品介紹 Description】
設計者企圖將設計回歸與人的友善關係,以〝都市微囊咖啡〞的行為角度切入,結合出〝分享〞與〝彼此〞的概念,運用彈性的空間功能,利用許多書櫃與轉板的設計,透過上掀、推拉、旋轉等系統,讓白天的分享空間最大化,夜晚則考量管制需求讓辦公室及吧台空間最小化。
The designer attempted to turn the design into a friendly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formed the concept of an arcade area without an enclos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point of “City Cafe” combines the idea of sharing and using the system of pulling, pushing, and rotating to make the biggest room space.
媒體報導
CPC 顧問MKC專欄/VIDE創誌:【體現服務設計思維之新建案銷售模式,寶舖里民 PAO PU Café】
自由時報:【寶舖里民咖啡店 短暫卻精彩】
中央社:【都更咖啡館為偏鄉兒募十萬本書】
SCROLL